Cc time gif
Banner app copy
Cc times web banner cn (2)

洪森在印尼驳“越南入侵论”:若无越南出手推翻红高棉,柬埔寨早已灭亡

国内
记者:
嘉豪
2025年5月06日 15:06
洪森在印尼雅加达出席由东盟与东亚经济研究所(ERIA)主办的“柬埔寨和平建设的视野与经验”专题演讲。

(金边讯)柬埔寨执政党主席兼参议院主席洪森今日(5月6日)在印尼雅加达出席由东盟与东亚经济研究所(ERIA)主办的“柬埔寨和平建设的视野与经验”专题演讲,回顾柬埔寨从战乱与种族灭绝中重建和平的历程,并强调越南援助在推翻红色高棉政权、拯救柬埔寨方面的重要作用。他表示,如果没有越南出手,柬埔寨或已不复存在。

洪森指出:“如果越南真的想吞并柬埔寨,完全可以让‘民主柬埔寨’(红高棉)政权继续执政,直到高棉民族彻底瓦解,根本无需派出志愿军、付出生命代价。”

他强调,应公平看待越南在1979年前后的历史角色。“除了越南,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帮助柬埔寨推翻波尔布特政权。”洪森反问道:“若不请求越南援助,我们还能求助于谁?又有哪个国家会愿意伸出援手?”

洪森指出,过去40多年来,对越南的批评声从未间断,而红色高棉种族灭绝的历史也持续遭到极端势力否认。他强调,柬埔寨已制定《反对否认民主柬埔寨时期罪行法》,以捍卫历史真相,防止类似悲剧重演。

洪森强调,越南志愿军在完成任务后撤军,已足以说明越方并无侵略意图。“国际社会应以公正态度看待历史,不应一方面谴责种族灭绝政权,一方面又指责推翻该政权的援助方。”

洪森回忆,1977年他主动前往越南寻求支持。当时越方并未立即同意,而是建议他前往第三国,如澳大利亚、日本、法国或加拿大。但洪森拒绝,表示若无法获得支持,愿将武器交还,再次返回祖国,与人民共赴生死。“那年我只有25岁,但我下定决心,不是为自己活,而是要救国。”他说。

在洪森坚持与清晰方案推动下,越南最终同意提供协助,支持他组建近万名士兵的部队,成立“柬埔寨救国民族团结阵线”,并派遣志愿军援助柬埔寨,最终促成1979年1月7日的解放胜利。“我本可以寻求政治庇护,但我选择争取越南的协助。当时若无坚定意志与周密计划,越南也不会信任我。”

洪森指出,红色高棉在短短三年八个月二十天内屠杀了300多万人民,是一场民族灭绝的灾难。“我无法眼睁睁看着国家走向崩溃。”

洪森亦提及当年国际社会的冷漠态度。“我们遭遇严厉的经济、政治与外交封锁。联合国更让红色高棉政权占据柬埔寨席位长达12年。”洪森感慨道:“作为年仅27岁的外交部长,我对此至今难以释怀。”

洪森表示,尽管当时越南军队仍驻扎柬埔寨,苏联也是柬埔寨重要援助国,但他仍坚持推动与其他武装力量的和解谈判,并提出包括土地所有权在内的市场经济改革议程。“这些都是极为敏感的议题,若越南或苏联反对,我的政治生涯可能早已终结。”他补充道:“但我要强调,越南与苏联尊重柬埔寨自主决定国家命运的主权。”

洪森指出,1979年解放后,柬埔寨面临两项艰巨任务,一是防止红色高棉残余势力卷土重来,二是解决粮食短缺,重建国家治理体系与经济秩序。尽管人力资源极度匮乏,他与战后领导团队仍带领国家逐步恢复秩序、迈向重建。

“我每一分钟、每一步,都是生死攸关的决定。”洪森动情地表示,“我所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我贫苦的祖国柬埔寨的生存与和平。”

他指出,柬埔寨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。国家统一是在1998年通过其倡导的“双赢政策”实现的,该政策终结了高棉人之间长达数十年的战争与分裂,实现了自吴哥王朝灭亡500年来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和平。

“这种通过非武力、非流血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经验,在世界上可能也是独一无二的。”他说,“我们不以此为傲,而是因为柬埔寨饱经苦难,这样的和平尤其珍贵。”

洪森强调:“每个国家的历史与体制不同,柬埔寨的经验未必适用于所有国家,但‘双赢政治’的核心在于:和平必须建立在包容与对话的基础上。”

广告
Cc time w 1500 x h 600 px

相关新闻